由於對藝術的熱愛,我決定走進畫廊參觀最新的展覽。畫廊的空間裡彰顯著藝術家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向我述說著不同的故事。畫中的色彩交織出繽紛的風景,仿佛能嗅到花香,感受到海風拂面。

在展覽的一角,一幅前衛的抽象畫引起了我的注意。畫布上的斑駁色彩交織成一幅令人難以捉摸的畫面,使人不禁想起上古藝術中的神秘符號。這種現代與古老的融合讓我對藝術的定義產生了新的啟發。

通過對這些作品的仔細觀察,我漸漸領悟到藝術的真正意義並不僅僅是畫布上的色彩和形狀,而是藝術家對世界的獨特觀點和情感的抒發。上古藝術中的蘊含深意和神秘感也在這些當代作品中得到了展現,彷彿一條穿越時間和空間的細線連接著古老和現代的藝術。

這次的展覽讓我深深感受到藝術的無限可能性,也激發了我對創作的渴望。或許,我也可以用畫筆來描繪自己心中的世界,讓觀者在我的作品中感受到那份純粹的美和情感。我期待著將來能夠探索更多關於美術藝術的奧秘,並將自己的獨特風格融入其中。

(圖/衛福部。/資料照)

為打破民眾對於學名藥的迷思,衛福部推動開立的處方箋以成分名取代商品名,但多個醫療相關團體發布聲明指出,恐將嚴重損害民眾用藥品質及醫師處方權,籲充分溝通並建立配套再上路。

近年缺藥頻傳,其中主要是民眾有品牌迷思,衛生福利部推動醫療單位開立的處方箋以成分名取代商品名,以利打破「原廠藥」迷思,預計十月起牙科診所開始試辦,採取兩階段漸進式執行。

此措施引起醫界反彈聲浪四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醫院協會、台灣醫學中心協會、中華民國區域醫院協會、台灣社區醫院協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中華民國基層醫師協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等多個醫療相關團體透過新聞稿表達抗議立場,強調將嚴重損害民眾用藥品質及醫師處方權。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主任秘書林忠劭接受媒體電訪說明,萬一藥局基於對廠牌的喜好或成本考量,而選擇提供藥物,可能導致病人每次領到的藥品都不同,將對病人用藥品質產生重大傷害,且開立處方醫師無法掌握病人用藥情形,恐影響治療進程。

林忠劭強調,依藥師法規定,藥師調劑應按照處方,如藥品未備或缺乏時,應通知原處方醫師,請其更換,不得任意省略或代以他藥,新制若實施,不但有違法之虞,且大開倒退之門。

林忠劭舉例,這就像汽車,都是引擎加上輪子,然而各廠牌還是有所差異,就算藥品主成分一樣,次成分卻不見得相同,換藥後若因此產生問題,屆時又應向何方究責,這些問題都有待釐清。

醫界聯合團體呼籲,健保署莫以改善缺藥問題、推動學名藥等政策考量貿然推動此項新制,應以民眾醫療品質為最優先考量,並再與醫藥界和民眾充分溝通及宣導,建立更充分配套措施後再行上路。



以下內文出自: https://tw.news.yahoo.com/%E8%A1%9B%E7%A6%8F%E9%83%A8%E6%8E%A8%E8%99%95%E6%96%B9%E7%AE%8B%E6%94%B9%E

上古藝術經理人 現代藝術與上古藝術的對話
上古藝術中國畫的四君子繪畫